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被引:8
作者
赵磊
肖斌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化; 社会分工; 价值增值; 透支消费; 生产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 [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金融业产生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由于金融业的运作方式迎合了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的动机,金融业资本的发展未能沿着从属于产业资本的逻辑进行扩张,从而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越来越趋于金融化。从根本上讲,驱动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的悖论致使经济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然而,金融化这种让消费者进行透支消费的经济模式,不仅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剩问题,而且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 [J].
大卫·科茨 ;
孙来斌 ;
李轶 .
国外理论动态, 2011, (11) :5-14
[2]   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本质与表象 [J].
鲁保林 ;
赵磊 ;
林浦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6) :36-40
[3]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轨迹与美国金融危机——全球化与金融化的角度[J]. 杨慧玲.海派经济学. 2009(04)
[4]   金融危机:为什么要重提马克思 [J].
赵磊 ;
李节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6) :65-69
[5]   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 [J].
李翀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2) :17-22+73
[6]   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 [J].
钱书法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6) :99-103
[7]  
资本论Azi ben lun[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8]  
剩余价值理论[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著, 1975
[9]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Accumulation [J].
Foster, John Bellamy .
MONTHLY REVIEW-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 2010, 62 (05) :1-17
[10]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 Gerald A Epstei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