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盆地地下水补给机理研究

被引:33
作者
张应华
仵彦卿
苏建平
温小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黑河; 水化学; 同位素; 额济纳盆地; 地下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盆地,气候干旱,降雨稀少,盆地内分布着复杂的地下水含水层,濒临崩溃的生态系统靠其有限的地下水资源维持着,如何有效的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怎样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近期黑河治理规划工程实施后,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何种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用皮帕尔(Piper)图解法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类型,结合区域构造水文地质、地下水流场和环境同位素,分析盆地内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补给机理:发现自流井区为一小区域的沉积中心,其来源不同于其他以黑河河水为补给源的地下水,而是来自中蒙边境山区的补给;古日乃草原地下水主要依靠黑河河水通过古河道渗漏的补给,而不是巴丹吉林沙漠的补给;赛汗桃来沉积中心的深层承压水来自其邻近上游地区潜水的侧向渗流补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氚含量,初步估算出不同地区地下水的更新期,其地下水年龄均低于35a。为评价黑河干流规划对地下水资源所产生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额济纳绿洲沙漠化对柽柳群落影响的研究 [J].
赵雪 ;
张小由 ;
李启森 ;
周茅先 .
中国沙漠, 2004, (04) :89-94
[2]   额济纳绿洲柽柳群落蒸散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周茅先 ;
肖洪浪 ;
张小由 ;
龚家栋 .
中国沙漠, 2004, (04) :101-105
[3]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张伟民 ;
韩致文 ;
孙庆伟 .
中国沙漠, 2003, (03) :24-29
[4]   航天飞机SIR-C数据对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部浅层地下水的探测分析 [J].
王心源 ;
郭华东 ;
邵芸 ;
王长林 ;
王翠珍 ;
刘浩 ;
王心源 .
遥感学报, 2002, (06) :523-527
[5]   黑河下游断流现状及成因初步分析 [J].
田存梅 ;
周克仪 .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2, (03) :197-198+200
[6]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全新世以来的演变 [J].
杨小平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97-104
[7]   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上) [J].
武选民 ;
史生胜 ;
黎志恒 ;
郝爱兵 ;
乔文光 ;
余志山 ;
张顺宝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1) :16-20
[8]   额济纳旗东北区戈壁面粗糙度分形特征与雷达遥感实证分析 [J].
王心源 ;
范湘涛 ;
刘浩 ;
阎伍玖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03) :116-119
[9]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J].
杨小平 .
中国沙漠, 2000, (02) :65-69
[10]   河西走廊黑河鼎新至哨马营段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途径分析 [J].
仵彦卿 ;
慕富强 ;
贺益贤 ;
蓝永超 .
冰川冻土, 2000, (01)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