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口迁移、就业机会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迁出人口为例
被引:12
作者
:
张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张启春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学兵
[
2
]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来源
:
统计与决策
|
2008年
/ 16期
基金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
人口迁移;
就业机会;
基本公共服务;
湖北迁出人口;
D O I
:
10.13546/j.cnki.tjyjc.2008.16.015
中图分类号
:
C924.25 [人口调查];
学科分类号
:
1407 ;
摘要
:
文章通过对湖北2000年和2005年迁出人口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迁出人口的主要动因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通过就业直接增加货币性收入。由于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享受的准入限制等原因,基本公共服务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为负、教育和社会保障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放松享用的准入条件和通过灵活机动的偏好显示机制,可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对其他地区人口的吸引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人口流动的结构性障碍:基于公共支出竞争的经验分析
[J].
付文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
世界经济,
2007,
(12)
:32
-40
[2]
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培
;
邓慧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邓慧慧
.
人口与经济,
2007,
(06)
:59
-63
[3]
城市化人口迁移与农村教育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存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凌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先春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56
-159
[4]
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中国省际人口二次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
刘建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桂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星
.
人口研究,
2004,
(04)
:48
-56
[5]
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 . Robert E. Lucas,J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S1)
←
1
→
共 5 条
[1]
人口流动的结构性障碍:基于公共支出竞争的经验分析
[J].
付文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
世界经济,
2007,
(12)
:32
-40
[2]
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培
;
邓慧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邓慧慧
.
人口与经济,
2007,
(06)
:59
-63
[3]
城市化人口迁移与农村教育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存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凌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先春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56
-159
[4]
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中国省际人口二次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
刘建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桂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星
.
人口研究,
2004,
(04)
:48
-56
[5]
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 . Robert E. Lucas,J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S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