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24
作者
龚家栋
李小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区域差异; 黑河流域; 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黑河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气象站长期观测记录的分析 ,建立了 196 1— 1995年气温、降水变化速率与流域垂直分带的关系 .结果显示 ,流域内不同区域存在着不同的气候变化响应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与 6 0年代相比 ,上游中高山湿润半湿润区气温升高幅度在 0 .6℃左右 ,降水升高幅度较大 ;前山荒漠区升温幅度较大 ,在 1.3℃左右 ,而降水变化极不稳定 ;山前平原干旱区中的较大面积人工绿洲区 ,升温幅度相对较低 ,大约为 0 .5~ 0 .6℃ ,降水呈稳定的小幅度上升 ;下游尾闾段极端干旱区温度升高、降水减少的趋势极为明显 ,分别为 1.4℃和 - 0 .5mm·a-1左右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的差异和局地环境的影响 ,如大面积人工灌溉绿洲的小气候效应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祁连山中部地区 40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丁永建 ;
叶佰生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0, (03) :193-199
[2]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当代气候变化 [J].
徐国昌 ;
姚辉 ;
李珊 .
第四纪研究, 1997, (02) :10-19
[3]   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J].
林学椿,于淑秋,唐国利 .
大气科学, 1995, (05) :525-534
[4]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J].
王绍武,叶瑾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5, (05) :545-553
[5]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J].
胡隐樵 ;
高由禧 ;
王介民 ;
季国良 ;
沈志宝 ;
程麟生 ;
陈家宜 ;
李守谦 .
高原气象, 1994, (03) :2-13
[6]   敦德冰芯记录与过去5ka温度变化 [J].
姚檀栋 ;
L.G.Thompson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10) :1089-1093
[7]   干旱地区大面积灌溉中尺度气候效应的初步研究 [J].
叶卓佳 ;
贾新媛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2) :216-224
[8]   河西地区绿洲的小气候特征和“冷岛效应” [J].
苏从先 ;
胡隐樵 ;
张永丰 ;
卫国安 .
大气科学, 1987, (04) :390-396
[9]  
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施雅风 主编, 1995
[10]   A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response of runoff from the mountainous watersheds of inland river basins in the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to climatic changes [J].
Ersi Kang ;
Guodong Cheng ;
Yongchao Lan ;
Huijun Jin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1999, 42 :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