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与碳强度约束下经济增长优化研究

被引:6
作者
公维凤
周德群
王传会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耗强度; 能源碳强度; 经济增长; 最优分配;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2.03.01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建立了在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约束下省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分析了三种假设情景中2010-2015年各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优分配路径的异同,指出了各种情景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动较大的省区,比较了各种情景下的节能成本和减排成本,分析了各种情景下全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全国生产总值的脱钩状态。优化结果显示,现行全国及各省能耗强度约束对贵州、青海、宁夏和山西经济发展较为不利,对其他省区经济发展较有利。减慢经济增长速度和进一步降低全国能耗强度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均比较明显。若全国能源碳强度遵循历史变化趋势,则2010-2015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最大降低幅度约分别为17.27%和21.07%。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省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比较 [J].
王迪 ;
聂锐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252-1258
[2]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 [J].
李陶 ;
陈林菊 ;
范英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54-60
[3]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增量成本测算 [J].
韩一杰 ;
刘秀丽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100-105
[4]   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视角的实证分析 [J].
巴曙松 ;
吴大义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06) :5-11+101
[5]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J].
张雷 ;
黄园淅 ;
李艳梅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1-217
[6]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J].
李艳梅 ;
张雷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8-222
[7]   考虑减排成本的综合资源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 [J].
褚景春 ;
傅渝洁 ;
张怡 ;
杨鹏举 ;
卢键明 ;
曾鸣 ;
田廓 ;
章欣 .
华东电力, 2009, 37 (11) :1799-1802
[8]   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J].
王灿 ;
陈吉宁 ;
邹骥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2) :1621-1624
[9]   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 [J].
高鹏飞 ;
陈文颖 ;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192-1195
[10]  
Marginal abatement cost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European agriculture, cost effectiveness, and the EU non-ETS burden sharing agreement[J] . Stéphane De Cara,Pierre-Alain Jayet.Ecological Economics . 201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