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共生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被引:17
作者
石磊
刘果果
郭思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产业共生; 生态工业园区; 商业模式; 可持续转型; 循环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产业共生和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厘清产业共生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商业模式的划分准则辨识了世界范围内6种产业共生模式:丹麦卡伦堡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和中国模式。从关键参与者、核心能力以及资金流3个维度对这些模式进行了辨识,重点比较了我国产业共生与其他模式的差别。研究表明,我国产业共生实践数量众多,在关键参与主体、核心能力培育和资金流等方面存在丰富的多样化,虽然形成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但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中国模式"。可以说,我国的产业共生实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下一步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管制架构、形成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初级提出了我国产业共生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950 / 39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2000—2010年) [J].
石磊 ;
王震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4) :60-66
[2]  
江村经济[M]. 商务印书馆 , 费孝通著, 2001
[3]  
INDUSTRIAL SYMBIOSIS: Literature and Taxonomy[J] . Marian R. Chertow.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 2000
[4]  
英国国家工业共生项目NISP网站 .2 NISP. http://www.nisp.org.uk . 2008
[5]  
Existing problems and working plan of National Pilot EIP construction .2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ttp://kjs.mep.gov.cn/stgysfyq/xcg/200902/t20090220134484.htm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