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化的农民自组织能力的缺失与再生

被引:10
作者
李永彩 [1 ]
袁咏红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原子化; 自组织; 村庄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0 [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农民善分不善和”反映了“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村庄的农民自组织能力的缺乏。原子化的农民由于缺乏自组织的能力,在村庄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难以实现合作。由此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农民在面对庞大的政权组织时软弱无力,村庄传统文化失落,人际关系趋向理性化。针对这种状况,提出通过基层政权组织的积极作用、法治化及文化建设等培育农民的自组织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民权益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分析 [J].
白坤昌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56-59
[2]   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 [J].
仝志辉 ;
贺雪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58-167+208
[3]  
新乡土中国[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著, 2003
[4]  
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彤著, 2001
[5]  
黄河边的中国[M].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曹锦清著, 2000
[6]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