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个人数据隐私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被引:31
作者
王忠 [1 ,2 ]
殷建立 [3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3] 天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数据; 隐私; 数据管理; 数据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3 [信息资源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402 ;
摘要
大数据环境下,个人数据在商业、公共事业及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日趋频繁,隐私泄露事件发生频率与危害程度极大增高,平衡个人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文章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个人数据隐私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个人、个人数据收集者、个人数据处理者、个人数据应用者及监督者5种角色,涉及个人、个人数据企业、政府、媒体、第三方隐私保护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等6大利益主体。通过权力利益矩阵分析,将6大主体归纳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及直接利益相关者4大类,并据此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针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建立竞争性治理机制,针对直接、间接利益相关者建立激励性治理机制,发挥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主导作用。希望个人数据隐私治理机制能为平衡数据挖掘和隐私保护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数据.[M].涂子沛;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M].张秀兰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之法理基础 [J].
章志远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2) :89-92
[4]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研究 [J].
应飞虎 .
社会科学, 2013, (03) :81-87
[5]   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 [J].
孟小峰 ;
慈祥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01) :146-169
[6]   影响互联网用户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J].
高锡荣 ;
杨康 .
情报杂志, 2011, 30 (04) :39-42+80
[7]   网络隐私第三方认证机制初探 [J].
董燕影 ;
周庆山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 (05) :20-23
[8]   网络隐私问题研究综述 [J].
凡菊 ;
姜元春 ;
张结魁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01) :153-157
[9]   群众举报腐败行为工作机制探究 [J].
乔德福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8-32
[10]   网络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体系的三维透视 [J].
卢小宾 ;
袁文秀 .
情报资料工作, 2005, (03) :34-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