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74
作者
肖兴志
谢理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规模; 创新方式; 创新效率; SFA模型;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1.11.006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然后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企业规模和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以及不同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上较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的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现负向关系,而非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正向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余泳泽,武鹏.产业经济评论. 2010(03)
[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评述 [J].
张嵎喆 ;
史建生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52) :15-19+43
[3]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
[4]   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J].
聂辉华 ;
谭松涛 ;
王宇锋 .
世界经济, 2008, (07) :57-66
[5]   创新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2) :46-58
[6]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行为 [J].
朱恒鹏 .
世界经济, 2006, (12) :41-52+96
[7]   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 [J].
周黎安 ;
罗凯 .
经济学(季刊), 2005, (02) :623-638
[8]  
效率与生产率度量方法及应用[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双杰, 2010
[9]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a guide to micro data methods and practice[J] . Stephen R. Bond.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