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

被引:174
作者
于东升
史学正
孙维侠
王洪杰
刘庆花
赵永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中国土壤数据库;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335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基于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利用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化表达和计算方法研究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土壤空间数据库包含926个土壤类型单元,690个土属类型,94000多个图斑;土壤属性数据库收录了7292个全国各类型土壤的剖面数据,包括81个土壤属性字段.研究采用“土壤类型GIS连接法”实现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与图形图斑连接,通过制图单元碳储量求和得出全国或者区域碳储量,并利用面积平均法计算全国及各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平均密度.结果表明,中国的土壤面积共有928.10×104km2,有机碳储量为89.14Pg(1Pg=1015g),土壤平均碳密度9.60kg.m-2,是目前与真值最为接近的研究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79 / 22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草原及开垦后土壤有机质性质研究 [J].
平立凤 ;
窦森 ;
张晋京 ;
关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824-826
[2]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李安波 .
土壤学报, 2004, (01) :35-43
[3]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J].
甘海华 ;
吴顺辉 ;
范秀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99-1502
[4]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干扰强度下土壤无机氮的变化 [J].
李贵才 ;
韩兴国 ;
黄建辉 ;
王长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251-1256
[5]   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密度的估算方法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J].
孙维侠 ;
史学正 ;
于东升 .
土壤, 2003, (03) :236-241
[6]   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拟 [J].
张娜 ;
于贵瑞 ;
赵士洞 ;
于振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643-652
[7]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00-109
[8]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 [J].
李忠 ;
孙波 ;
赵其国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6) :385-389
[9]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 [J].
金峰 ;
杨浩 ;
蔡祖聪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1, (04) :522-528
[10]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地理研究, 1999, (04) :34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