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甑皮岩遗址发现了距今9240~10370年的陶片,证实了广西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成为我国古代陶器的发源地之一。本工作研究了广西出土的44块陶片,测定了陶胎的化学和矿物组成。由此表明广西古陶的SiO2含量随时代变迁而逐渐增加,而Fe2O3含量在明显下降,Al2O3的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陶器的烧成温度从新石器时代的750~800℃,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的1050~1150℃,到东汉的1150~1200℃。陶胎主成分和烧成温度的变化,与广西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制造的夹砂绳纹粗陶,发展至春秋战国的几何印纹陶,到汉代出现的釉陶的整个过程相一致。所以,广西──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古陶科学技术成就也在整个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