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的整合发展

被引:27
作者
唐承丽 [1 ]
唐凯 [1 ]
周国华 [1 ]
周文丝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开发区; 整合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03.025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81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风险规避路径研究——基于虚拟产业集群视角 [J].
庞俊亭 ;
游达明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805-809
[2]   小尺度产业空间组织动向与园区规划对策 [J].
樊杰 ;
陶岸君 ;
梁育填 ;
陈小良 ;
张有坤 .
城市规划, 2010, 34 (01) :33-39
[3]   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 [J].
雷霞 .
齐鲁学刊, 2007, (06) :154-157
[4]   现阶段我国开发区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考 [J].
王峰玉 ;
吴怀静 ;
魏清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1) :23-27
[5]   云南开发区一体化:从增长极到新兴产业带 [J].
陈梅 ;
赵果庆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47-52
[6]   关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 [J].
吕薇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01) :1-5
[7]   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 [J].
张晓平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03, (02) :142-149
[8]   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 [J].
周国华 ;
朱翔 ;
罗文章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3) :47-50+80
[9]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J].
李华 ;
祁智宏 ;
代帆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1) :17-19
[10]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龙花楼 ;
蔡运龙 ;
万军 .
地理学报, 2000, (06) :71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