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博弈论——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

被引:58
作者
余意峰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区主导; 乡村旅游; 博弈论; 个人理性; 集体理性;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8.03.038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却已经显现出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公共资源过度利用及破坏等公地悲剧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认为这些问题是村民与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游客之间基于个人理性的相互博弈的结果。从长期来看,集体理性更符合村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社区村民的博弈具有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的机制和驱动力。为了避免和缓解公地悲剧的发生,缩短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转变的时间距离,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文章提出了相应制度保障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例 [J].
江林茜 ;
张霞 .
求实, 2006, (S1) :244-245
[2]   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J].
王兵 ;
罗振鹏 ;
郝四平 .
旅游学刊, 2006, (10) :63-69
[3]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 [J].
龙茂兴 ;
张河清 .
旅游学刊, 2006, (09) :75-79
[4]   论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职能 [J].
黄蓉 ;
汪胜华 .
商场现代化, 2006, (25) :307-308
[5]   我国旅游研究应用博弈论的现状及问题 [J].
鲁明勇 ;
彭延炼 .
科技和产业, 2006, (08) :66-69
[6]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 [J].
池静 ;
崔凤军 .
旅游学刊, 2006, (07) :17-23
[7]   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 [J].
孙九霞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6, (07) :63-68
[8]   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 [J].
罗明义 .
旅游学刊, 2006, (05) :9-9
[9]   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 [J].
朱华 .
旅游学刊, 2006, (05) :22-27
[1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地理学报, 2006, (04) :4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