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基建”:概念、现状与问题

被引:189
作者
刘艳红 [1 ,2 ]
黄雪涛 [2 ]
石博涵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工业经济系
关键词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G网络; 工业互联网; 数据中心;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回顾了历次中央和国家重要会议对"新基建"的表述,梳理了几种典型的有关中国"新基建"表述,主要有"七大领域说""三个方面说""新技术驱动说""新要素说";指出"新基建"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基建"包括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充电桩这6个领域,广义的"新基建"范围除了狭义的"新基建"外,还包括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即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基于文献和新闻报道梳理,认为当前中国"新基建"(狭义口径)投资规模约为1万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预计未来5年内,"新基建"投资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尽管中国"新基建"规模巨大,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不足、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网络和信息安全、投融资机制不畅和结构失衡等方面。未来应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融资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监管政策,以此促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由支持特定企业发展向构建安全产业生态、丰富服务场景转型;财政政策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融资政策要注重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技术创新政策要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监管政策要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新基建”:投资乘数及其效应研究 [J].
姜卫民 ;
范金 ;
张晓兰 .
南京社会科学, 2020, (04) :20-31
[2]   构建现代化强国的十大新型基础设施 [J].
潘教峰 ;
万劲波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5) :545-554
[3]   新基建: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支撑 [J].
贾康 .
党政研究, 2020, (04) :11-16
[5]   新城市+新基建:链接未来的场景 [J].
祝波善 .
中国勘察设计, 2019, (09) :66-69
[6]   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 [J].
郭朝先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2) :50-59
[7]  
基础设施REITs打开新基建投资新模式[N]. 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中国证券报. 2020 (A03)
[8]  
民生短板在哪 “新基建”就补哪[N]. 金昱.经济日报. 2020 (005)
[9]  
以“新基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 周艳红.湖南日报. 2020 (007)
[10]  
新基建发展要厘清四个问题[N]. 王泽宇.社会科学报. 2020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