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的“职业倦怠”

被引:3
作者
赵凡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关键词
易发; 心理学家;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症; 无兴趣病;
D O I
10.19997/j.cnki.xdcb.2011.07.047
中图分类号
G214.2 [记者];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正>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Burnout)作为术语提出使用。20世纪80年代,"职业倦怠"被美国心理学家Mashach等人给予了更综合、全面的阐述。有意思的是,在随后的学术研究中,一直被誉为"无冕之王"的新闻记者出现在职业倦怠易发、高发的名册中。"国外心理学将当代人的工作紧张程度划分为10级,名列前几位的职业群体分别为矿工、警卫人员、飞机驾驶员、领航员和新闻记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如何克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 [J].
任敏卿 .
东南传播, 2009, (11) :70-72
[2]   新闻记者在特大地震灾害中的心理调适及其效果研究 [J].
李双龙 ;
於红梅 .
新闻大学, 2009, (02) :79-82+124
[3]   1949年前我国媒体从业人员的资源变现之途 [J].
肖燕雄 ;
王建新 .
国际新闻界, 2009, (03) :101-104
[4]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J].
曾玲娟 ;
伍新春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81-84
[5]  
大众传媒心理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方建移, 2007
[6]  
The Times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