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

被引:17
作者
范辉 [1 ,2 ]
刘卫东 [1 ]
张恒义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2]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度; 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2 ; 1204 ;
摘要
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索了浙江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之间协调发展状态的时空演变,并分别分析了四者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大小与方向。结果表明:(1)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浙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浙西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区域的地势地貌、工农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有关。(2)浙江省"四化"水平均逐渐提高,在研究前期四者发展缓慢,研究后期均发展迅速。"四化"之中的两两相对发展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基础、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等因素有关。(3)定量分析表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发挥的作用最大,城镇化作用次之,工业化的作用非常微弱,而信息化则没有发挥作用。(4)浙江省在"四化"协调发展中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挖潜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理顺信息化与其他三者的关系。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 [J].
王发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36-40
[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的内涵与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J].
陈江龙 ;
高金龙 ;
卫云龙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274-278
[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 [J].
丁志伟 ;
张改素 ;
王发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4) :402-409
[5]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J].
周战强 ;
乔志敏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2, (10) :12-15
[6]   “三化”统筹下的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 [J].
姜会明 ;
王振华 ;
闫爽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0) :165-170
[7]   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 [J].
姜会明 ;
王振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591-595
[8]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 [J].
夏春萍 ;
刘文清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5) :79-85
[9]   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 [J].
谢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4) :84-90+112
[10]   我国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J].
宋洪远 ;
赵海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2) :1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