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模型的河北平原冬小麦产量和蒸散量模拟

被引:19
作者
莫兴国
林忠辉
李宏轩
项月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遥感植被指数; 尺度扩展; 区域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结合作物参数的遥感信息反演和气象要素的空间尺度扩展方法 ,建立以GIS背景数据库为支撑的冬小麦生长模型 ,研究河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量和蒸散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河北平原 1990年高产区主要集中在保定中南部、石家庄中部、邢台中部和邯郸东部的南北条带上 ,单产在 6 0 0 0~ 84 0 0kghm- 2 之间 ,廊坊东部、沧州大部分、衡水中部、邢台东部和西部太行山区等是低产区 ,单产低于 30 0 0kghm- 2 。总体而言 ,该地区实际产量与光温生产潜力对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冬小麦生长期 ,蒸散量主要在 30 0~ 5 0 0mm之间 ,水分利用效率低于2 0kghm- 2 mm- 1,其中小于 8kghm- 2 mm- 1的概率分布占 4 2 %左右。农业水资源不足 ,水分利用效率低 ,是该地区冬小麦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M].侯光良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  
农业生产模型.[M].()范柯伦;()沃尔夫主编;杨守春等译;.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综述 [J].
林忠辉 ;
莫兴国 ;
项月琴 .
作物学报, 2003, (05) :750-758
[4]   中国北方冬小麦的水分亏缺与气候生产潜力——近40年来的动态变化研究 [J].
王素艳 ;
霍治国 ;
李世奎 ;
薛昌颖 ;
毛飞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121-130
[5]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指标研究 [J].
张喜英 ;
裴冬 ;
胡春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36-41
[6]   3S一体化技术支持下的西南地区冬小麦估产——以安宁河谷四县为例 [J].
江晓波 ;
李爱农 ;
周万村 .
地理研究, 2002, (05) :585-592
[7]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的双源模型的改进 [J].
莫兴国 ;
林忠辉 ;
刘苏峡 .
水利学报, 2000, (05) :6-11
[8]   全国农情监测与估产的运行化遥感方法 [J].
吴炳方 .
地理学报, 2000, (01) :25-35
[9]   大面积小麦遥感估产模型的构建与调试方法的研究 [J].
王乃斌 ;
周迎春 ;
林耀明 ;
邓坤枚 .
环境遥感, 1993, (04) :250-259
[10]   冬小麦产量构成分析与遥感估产 [J].
朱晓红 ;
谢昆青 ;
徐希孺 ;
承继成 ;
朱保本 .
环境遥感, 1989, (02) :1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