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内涵、类型学、生成机制与评价

被引:69
作者
郁建兴
秦上人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度化; 内涵; 类型; 生成机制; 评价;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5.03.017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制度化概念充满歧义,不同学者与学派的理解视角、层次、"时态"、"语态"和侧重各有不同。尽管如此,制度化仍然具备一些普适性的意涵,它体现的是从规则到行为等一系列社会范畴、现象实现规范化、常态化、通约化的过程,具有约束性、持续性和扩散性等内容指向。根据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在"秩序基础"以及"系列指标"维度上的区别,可将制度化划分为规制型制度化、契约型制度化和建构型制度化等三种类型。好的制度化是规训功能的提供者,是持续性和扩散性的保障者,是稳定性的生产者,而不当的制度化会异化为"仪式化",或者导致"脱耦"现象,使制度化提供的稳定性成为一种间断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制度与组织.[M].(美) 斯科特;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美) 鲍威尔 (Powell;W.W.) ; (美) 迪马吉奥 (DiMaggio;P.J.) ;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M].(英) 黑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观念与外交政策.[M].(美)朱迪斯·戈尔茨坦(JudithGoldstein);(美)罗伯特·O.基欧汉(RobertO.Keohane)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文化与制序.[M].韦森;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李盛平等 译.华夏出版社.1988,
[8]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J].
韩奇 ;
曲建晶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1) :22-26
[9]   制度化理论与管理会计——一个研究视角 [J].
严明 .
财会通讯, 2010, (06) :44-46
[10]   略论“制度化” [J].
杨育民 .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