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质量与数量关系实证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

被引:6
作者
杨梅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涉外经济学部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中部; 协调;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4181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从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构建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以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表征城镇化数量,运用协调发展度定量测度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偏差及差异成因,结论显示中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程度较优,但城镇化质量均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化质量子系统内,社会发展与空间集约对区域差异的贡献最大;城镇化数量子系统内,土地城镇化水平是形成区域差异的主因。基于各省的偏差及质量短板提出差异化的整合对策,旨在通过弥补短板、明确各自数量与质量的侧重方向来协调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同步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我国城市化泡沫测度: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J].
王家庭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1) :8-14
[3]   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 [J].
陈明星 ;
叶超 ;
周义 .
地理研究, 2011, 30 (08) :1499-1507
[4]   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李明秋 ;
郎学彬 .
中国软科学, 2010, (12) :182-186
[5]   当前我国城市化速度的论争与审视 [J].
程开明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10) :1-6
[6]   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 [J].
王忠诚 .
特区经济, 2008, (06) :32-33
[7]   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 [J].
郑亚平 ;
聂锐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5
[8]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饱和值的初步推断 [J].
陈彦光 ;
罗静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63-1072
[9]   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 [J].
叶裕民 .
中国软科学, 2001, (07) :28-32
[10]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