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重大意义及技术关键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被引:4
作者
王忠静
王学凤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2]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跨流域调水;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68-2 [];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南水北调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通过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对北方的可持续供给,并可经黄河调配,将在较大程度上突破制约我国北方国土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整体提升我国北方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分析 [J].
陈玉恒 .
西北水电, 2003, (02) :65-68
[2]   国际上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实例 [J].
贲克平 .
岩土工程界, 2003, (04) :1-2
[3]   话说南水北调 [J].
姚延敏 .
建设科技, 2003, (Z1) :30-34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J].
张中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81-384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 [J].
谈英武 .
人民黄河, 2002, (07) :32-33+46
[10]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制订切实可行的水价政策 [J].
晁耀欣 ;
杨慧 ;
骆朝选 .
治淮, 2002, (07)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