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观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困境的开解

被引:17
作者
刘同舫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康德; 义务; 自律; 道德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康德的道德哲学主张依靠理性力量建立纯粹的道德。康德强调,唯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应将义务推向道德动机的至上地位;道德教育要逐渐使人由他律升华为自律,以摆脱自然因果律的辖制而实现真正的自由,自我立法又自我遵从的自律原则是道德的唯一原则;康德围绕义务、自律范畴阐发的道德观,为当前良好道德动机的培育、道德规范制定的主体参与及自律坚持注入了源泉和动力,充实了道德教育的内核。康德道德观的思想精髓对改善当前形式化道德教育的现状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是开解现实道德教育困境的一把钥匙。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 [J].
钱广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74-83+206
[2]  
康德著作全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 康德 (Kant, 2007
[3]  
论教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4]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5]  
康德著作全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秋零主编, 2005
[6]  
实践理性批判[M]. 人民出版社 , (德) 康德, 2003
[7]  
康德学述[M]. 商务印书馆 , 郑昕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