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我国气候振动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绍武
龚奇儿
钮芬兰
机构:
来源:
关键词:
气候振动;
降水量图;
气候波动;
年平均气温;
负偏差;
大气活动中心;
增暖;
年周期;
大气环流;
行星环流;
大气现象;
多年变化;
滑动平均;
移动平均;
西伯利亚高压;
D O I:
10.13209/j.0479-8023.1963.03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的气温与降水量记录,研究近几十年我国的气候振动。目的在于了解气候振动的规律,并与大气环流多年变化联系,借以认识造成气候振动的环流条件。主要结果如下: (1)1951—1960年10年平均,1月,7月及全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图表明:其地理分布与气候图类似,但数值有一定差异,为了应用时间均一的资料,故以近10年平均图做为研究的基础。 (2)1901—1910年…1941—1950年每10年平均对1951—1960年平均值的偏差甚大,气温可差0.5—1.5℃,降水量偏差亦常在10%以上,有时达20%。经显著性检查(t-检验),证明为系统性差异。偏差的有规律地理分布、随时间演变及其合理的环流解释则证明主要是气候振动的结果,而非其它,如观测条件变化等原因所造成。 (3)结合单站10年滑动平均曲线分析表明,40年代前后是近60年我国最暖的10年。在此以前,大约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气温逐渐上升,近10年则显著下降。 (4)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周期性,主要为30—35年周期与20年左右周期,将后者与太阳活动海尔周期比较,位相差有自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 (5)比较1911—1920年与1951—1960年1月及7月东亚(东经60°—180°,北纬20°—70°)海平面气压分布,结合大气活动中心的多年变化,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两个10年的气候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8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