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27
作者
毛艳华
机构
[1]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协调机制; 比较优势; 新国际分工; 区域经济; 泛珠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理解区域经济的功能整合和制度整合, 关键在于全面认识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该文认为, 生产要素互补性、工业化水平差异性和产业结构互补性等优势是泛珠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新产业分工理论, 积极开展资源性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建设泛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等领域的分工协作对于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工业化的角度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开展产业分工协作的原则、方向和调协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127 +127-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珠江三角洲IT制造业的集聚机制与竞争优势 [J].
毛艳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6-10+120
[3]   全球化背景下的“泛珠江三角洲”治理 [J].
葛洪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24-28+122
[4]   中国区域产业整合与分工的政策研究 [J].
钟昌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6) :59-63
[5]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洪银兴,刘志彪等著, 2003
[6]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著, 2001
[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8]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 商务印书馆[瑞典]奥林(Ohlin,B·) 著, 1986
[9]  
各国的经济增长[M]. 商务印书馆 , (美)库兹涅茨(Kuznets,S.)著, 1985
[10]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