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

被引:53
作者
唐立松
张佳宝
程心俊
高新莲
杜恩昊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南京
[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6] 南京
[7] 乌鲁木齐
关键词
生态重建; 土地退化; 绿洲荒漠交错带;
D O I
10.13866/j.azr.2002.03.009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由于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了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就导致了土地退化的发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退化表现为 :土壤肥力降低 ,生物多样性降低 ,以及伴随的经济发展的落后。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土地退化的治理 ,基本方法仍是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生物方法。但对土地退化的恢复与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研究 ,需要经过谨慎设计的长期实验。绿洲荒漠交错带的重要性 ,不仅表现为是绿洲的保护屏障 ,而且在绿洲经济的发展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回顾 ,讨论了在不同地区进行的长期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有人为因素参与的退化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 ,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产生土地退化的原因 ,不仅仅是土地资源特点与自然环境这样一些自然因素 ,还包括一些社会与经济因素。因此退化土地的恢复与生态重建的成功 ,需要一种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综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 [J].
樊自立 ;
穆桂金 ;
马英杰 ;
马映军 .
地理科学, 2002, (02) :184-189
[2]   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的效益与生态损失 [J].
李新 ;
杨德刚 .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327-331
[3]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J].
汤奇成 ;
张捷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3) :226-232
[4]   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J].
潘晓玲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45-351
[5]   中国北方沙漠化的若干问题 [J].
王涛 ;
朱震达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56-65
[6]   我国北方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J].
高尚玉 ;
史培军 ;
哈斯 ;
潘耀忠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31-37
[7]   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史培军 ;
严平 ;
高尚玉 ;
王一谋 ;
哈斯 ;
于云江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71-77
[8]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0, (03) :363-368
[9]   新疆生态用水量的初步估算 [J].
贾宝全 ;
慈龙骏 .
生态学报, 2000, (02) :243-250
[10]   生态脆弱带的尺度与等级特征 [J].
常学礼 ;
赵爱芬 ;
李胜功 .
中国沙漠, 1999,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