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加剧资本主义失业风险吗——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28
作者
唐永 [1 ]
张衔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扩大再生产模型; 就业创造; 就业破坏; 失业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1 [世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激起了人们对"技术性失业"的担忧。工业革命以来,关于"技术性失业"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争论的焦点在于"就业补偿机制"是否存在。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既可以创造就业岗位,也可能破坏就业岗位,就业数量变化取决于创造效应和破坏效应的相对大小。人工智能冲击范围广,且有助于克服"自动化讽刺",使得就业创造效应减弱的同时就业破坏效应不断增强。而且人工智能会导致就业结构"T"型分化,呈现高端化趋势。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数量和就业结构变化均会加剧失业风险。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预测的正确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加限制地运用人工智能,一方面会导致失业增加,另一方面也将为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准备生产力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无产阶级会沦为无用阶级吗? [J].
蒋红群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 (07) :128-136
[2]   智能时代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J].
鲁品越 .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11) :10-16
[3]   AI正在危及人类的就业机会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J].
赵磊 ;
赵晓磊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 (06) :17-22
[4]   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 [J].
何平 ;
骞金昌 .
统计研究, 2007, (09) :3-11
[5]   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的分析 [J].
吴小松 ;
范金 ;
胡汉辉 .
经济科学, 2007, (01) :5-14
[7]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 [J].
毕先萍 ;
李正友 .
中国软科学, 2004, (05) :150-155
[8]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李正友 ;
毕先萍 .
经济评论, 2004, (02) :21-24
[9]  
未来简史[M]. 中信出版社 , 尤瓦尔·赫拉利, 2017
[10]  
第四次工业革命[M]. 东方出版社 , 藤原洋,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