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宁夏引黄灌区猪粪还田对稻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杨世琦
[1
,2
]
王永生
[3
]
谢晓军
[4
]
韩瑞芸
[1
,2
]
杨正礼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团队
[2]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猪粪还田;
硝态氮;
淋失;
树脂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2 [厩肥(圈肥、栏肥、埘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以宁夏引黄灌区稻田为例,探索猪粪还田条件下稻田土壤硝态氮淋失规律。试验设置3个处理:常规施肥300 kg纯N kg/hm2(CK)、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4500kg/hm2(T1)和9000 kg/hm2(T2)猪粪。利用树脂芯法吸附稻田30cm、60cm和90cm土层的硝态氮流失量。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猪粪,可以减少稻田生育期内60cm与90cm处土壤硝态氮淋失量,与CK相比,T1、T2在两个土层处淋失量的减少比例分别为4.93%、13.92%与7.48%、13.77%。同一土层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看(P<0.05),30cm处T1、T2与CK相比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60cm处,T1与CK未达到显著差异,T2与CK达到显著差异;90cm处,T1、T2与CK相比达到显著差异;60cm和90cm土层处的T2与T1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T1和T2在30cm处的淋失量高于CK,但增加不明显,处理之间以及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稻田生育期内不同土层硝态氮淋失量在13.61—17.77 kg/hm2(纯N)。硝态氮淋失集中在插秧至分蘖期(5月中旬—6月下旬),该阶段的硝态氮淋失量占生育期内总淋失量的61.62%—72.84%;后期淋失量明显减少。处理T1、T2的水稻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5.86%与12.85%。由此可见,在引黄灌区稻田,一定数量的猪粪还田,不仅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向深层淋失,防控地下水污染,还有利于水稻增产。
引用
收藏
页码:4572 / 457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