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潜水位煤矿区生态风险识别与评价

被引:26
作者
肖武 [1 ,2 ]
李素萃 [2 ]
王铮 [2 ]
杨耀淇 [3 ]
王涛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风险; 高潜水位; 煤矿区; 风险识别; 风险防范; Landsat-8;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167 [矿山环境地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生态风险评价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并广泛运用于流域与较大范围的区域尺度的研究。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潜水位煤矿区生态环境以及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的特点,通过分析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终点以及暴露—响应过程,对高潜水位煤矿区生态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典型高潜水位煤矿区的生态风险识别与评价概念模型与空间分析框架,分析了煤矿区生态风险识别的主要技术手段与方法,并构建了以缓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方法。选择山东东滩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内存在的采煤塌陷、洪涝、污染、景观及社会等生态风险类型,定量评价其空间差异,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综合生态风险重度、中度、一般、轻度分别占到研究区的4.70%,64.00%,24.09%,7.20%。生态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矿区中西部,为煤矸石山、裸露煤炭堆积与发电厂分布区域;中度风险是研究区主要的风险类型。从降低生态风险保障矿区生态安全角度,在未来矿区规划与生态治理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1)注重源头控制;(2)建立高生态风险区域阻隔带;(3)加强污染的监测与控制;(4)采用边开采边治理技术。建议加强生态风险高区域的阻隔,建立生态缓冲带,减缓对整个矿区的综合影响,构建东滩煤矿生态风险防范的空间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611 / 56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GIS的高潜水位煤矿区边采边复表土剥离策略 [J].
肖武 ;
王培俊 ;
王新静 ;
余洋 ;
陈超 .
中国矿业, 2014, (04) :97-100
[2]   压煤村庄用地问题探路 [J].
胡振琪 ;
李文彬 ;
杨耀淇 .
中国土地, 2013, (11) :49-50
[3]   井工煤矿边采边复施工敏感区域的确定方法 [J].
肖武 ;
胡振琪 ;
杨耀淇 ;
苗慧玲 ;
周祥勃 .
中国煤炭, 2013, 39 (09) :107-111
[4]   采区地表动态沉陷模拟与复垦耕地率分析 [J].
肖武 ;
胡振琪 ;
李太启 ;
王凤娇 ;
李慧 ;
刘坤坤 .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8) :126-128
[5]   新一代Landsat系列卫星:Landsat 8遥感影像新增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J].
徐涵秋 ;
唐菲 .
生态学报, 2013, 33 (11) :3249-3257
[6]   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识别研究 [J].
韩忆楠 ;
刘小茜 ;
彭建 .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03) :78-85
[7]   试论井工煤矿边开采边复垦技术 [J].
胡振琪 ;
肖武 ;
王培俊 ;
赵艳玲 .
煤炭学报, 2013, 38 (02) :301-307
[8]   基于土地破坏的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J].
常青 ;
邱瑶 ;
谢苗苗 ;
彭建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5164-5174
[9]   流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J].
许妍 ;
高俊峰 ;
赵家虎 ;
陈炯锋 .
生态学报, 2012, 32 (01) :284-292
[10]   城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以淮北市城区为例 [J].
张小飞 ;
王如松 ;
李正国 ;
李锋 ;
吴健生 ;
黄锦楼 ;
于盈盈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6204-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