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贫困:以中国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为例

被引:25
作者
赵玉亮 [1 ]
邓宏图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中心
[2]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累积循环律; 能力与权利;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分工与专业化; 合作经济;
D O I
10.19523/j.jjkx.2009.01.00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对一个转型社会来说,贫困是由于导致贫困的"制度",后者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消费等因素共同形成一种具有循环累积性的"联动机制",最终使农民既缺乏能力,又缺乏权利,陷入制度性贫困状态。此外,社会转型也将导致原有产业、就业结构乃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原来适应于传统社会的人们不能适应于转型过程中及其转型后的社会,进而演变成马克思意义上的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者。要打破这种制度性的"贫困锁定",一个可行的政策选择就是在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重建合作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金融,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并同时在农业内部发展更多的非农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 [J].
都阳 ;
蔡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5) :2-9+22
[2]   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户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J].
都阳 .
中国人口科学, 1999, (06) :26-33
[3]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 [J].
都阳 .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04) :33-37
[4]  
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世界银行, 2008
[5]  
穷人的银行家[M]. 三联书店 , (孟)穆罕默德·尤努斯著, 2006
[6]  
国富论[M]. 中南大学出版社 ,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 2003
[7]  
贫困与饥荒[M]. 商务印书馆 , (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1
[8]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
[9]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著, 2000
[10]  
利息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菲歇尔(IrvingFisher)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