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G20机制化

被引:11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关键词
七国/八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机制化;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1.01.011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目前已日臻成熟。理论层面,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以及收益分析构成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博弈论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福利问题。实践层面,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经历了从七国/八国集团(G 7/G 8)到二十国集团(G 20)的演变过程。2010年是G 20的建章立制年,G 20机制化是当前国内外讨论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回顾G 7/G 8及G 20的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G 20机制化方案五个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参与G 20的战略选择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81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分析 [J].
黄梅波 ;
胡建梅 .
经济经纬, 2010, (06) :41-45
[2]   G20集团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J].
黄范章 .
金融研究, 2010, (02) :44-51
[3]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AMONG THE INDUSTRIAL ECONOMIES [J].
OUDIZ, G ;
SACHS, J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4, (01) :1-64
[4]  
Monetary Policy in Interdependent Economies: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2 Matthew B Canzoneri,Dale W. Henderson. The MIT Press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