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被引:63
作者
贺灿飞 [1 ]
刘作丽 [1 ]
王亮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市场化; 全球化; 分权化; 结构趋同;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似性,随着产业细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东部沿海省区和全国相似程度最高,西部落后省份和全国相似性最低。资源密集型产业使省区结构与全国差异显著,全球化程度较高、附加值较高、产业联系较强的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统计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显著地促进了比较优势相似的省区产业结构趋同,而资源条件不同的省区结构差异化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比较优势对于产业区位的影响,相似国际市场需求以及区位和产业偏好相似的外资促使沿海省区产业结构趋同,也是沿海与内地省区产业结构显著不同的原因。地方分权导致省区市场严重分割,造成了一些省区产业结构趋同。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与制造业同构的关系分析 [J].
王志华 ;
陈圻 .
产业经济研究, 2007, (01) :45-50
[2]   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晔 ;
刘志彪 .
经济学家, 2005, (06) :63-68
[3]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J].
胡向婷 ;
张璐 .
经济研究, 2005, (02) :102-112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J].
鲍华俊 ;
徐青 ;
王德全 .
经济论坛, 2004, (23) :20-21
[5]   长三角产业同构之我见 [J].
朱同丹 .
江南论坛, 2003, (12) :11-12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J].
唐立国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9) :50-56
[7]   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 [J].
陈耀 .
中国工业经济, 1998, (04) :37-43
[8]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分析[J]. 靖学青.改革. 2004 (02)
[9]   Regional decentralisation and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J].
He, CF .
POST-COMMUNIST ECONOMIES, 2006, 18 (01) :33-50
[10]  
A Fragmented China: Meas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J] . SandraPoncet.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