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14
作者
王成新
解晓南
姚士谋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 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江苏 南京 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5] 江苏 无锡
[6]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驱动轴,其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目前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安全遭到威胁,三大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到21世纪长江流域的长远发展。而循环经济以其“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大准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长江流域的循环经济建设需从生态产业、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等不同层面上加以推进,其实施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依赖于资金、技术以及法律、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J].
李兆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3-58
[2]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与评价 [J].
段学军 ;
虞孝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2) :77-82
[3]   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刘兆德 ;
虞孝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1) :10-15
[4]   长江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平台及切入点初探 [J].
虞孝感 ;
姜加虎 ;
贾绍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6) :485-490
[5]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J].
唐荣智 ;
于杨曜 ;
刘金祥 .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4) :5-7
[6]   面向循环经济的制造系统运行模式 [J].
李健 ;
顾培亮 .
中国机械工程, 2001, (11) :79-83+6
[7]   材料工业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J].
杨久俊 ;
吴科如 .
建筑材料学报, 2001, (03) :259-264
[8]   流域问题的本质与长江流域的适度开发 [J].
周运清 ;
熊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28-33
[9]   循环经济的崛起与上海的应对思路 [J].
诸大建 .
社会科学, 1998, (10) :13-17
[10]  
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