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时代困境:历史根源及当代启示

被引:14
作者
邱卫东
胡博成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列宁; 帝国主义论; 资本积累; 贫困积累; 全球化;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16.03.007
中图分类号
A82 [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03 ; 0305 ;
摘要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实质性对立以及这种对立随资本输出不断蔓延到非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帝国主义模式这一事实,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等核心论断。但列宁去世后,随着资本全球扩张不断深入而来的"资本积累"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积累"主要集中在东方落后国家的历史境遇,还有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革命所需的"物质条件"与"主体条件"在东西方国家内部的分离,使得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两大制度间的关系较之列宁的论断出现了巨大差异,并由此引发了系列质疑和争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资本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上,通过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生成机理的揭示,与时俱进地澄明在资本全球化时代传承帝国主义论精髓要义所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自觉。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 [J].
刘儒 .
红旗文稿, 2016, (05) :18-20
[2]   社会主义诞生条件的分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J].
鲁品越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08) :106-113+160
[3]   前苏联学术界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J].
刘淑春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4, (01) :89-9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5]  
世界是平的.[M].(美) 弗里德曼; 著.东方出版社.2006,
[6]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侯惠勤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