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名物权的物权法保护——从对物权法定原则的检讨展开

被引:25
作者
刘正峰
机构
[1]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副教授江苏扬州
关键词
物权法; 物权法定原则; 有名物权; 无名物权; 物权公示;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6.02.003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世性、交易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及为物权交易所提供的安全与便捷等制度价值实质是物权标准化与物权公示制度的制度优势,并非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制度优势。制约富有经济绩效的无名物权的创新与发展是物权法定原则的主要制度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的用益物权体系存在重大的制度缺陷,严重脱离物之利用关系物权化的客观需要。无名物权的确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物权立法应努力加强物权标准化,同时为无名物权的创新预留制度空间,并作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建立以公示制度为基础的有名物权与无名物权并存的开放性的他物权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J].
温世扬 ;
廖焕国 .
时代法学, 2004, (05) :6-18
[2]   制订一部开放型的民法典 [J].
江平 .
政法论坛, 2003, (01) :4-9
[4]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尹田著, 2004
[5]  
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 2003
[6]  
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彭万林主编, 2002
[7]  
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苏永钦著, 2002
[8]  
民法总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
[9]  
法国民法典[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罗结珍译, 1999
[10]  
财产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F.H.劳森(F.H.Lawson),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