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吗?——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

被引:70
作者
蔡啸
黄旭美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制造业就业; 两部门任务模型; 面板门限回归;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9.06.007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劳动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出,劳动需求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因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两部门任务模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生产率效应和对就业替代效应的影响机制,考察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和产品替代弹性对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利用我国28个省份2003-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及强度,进一步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上,对制造业就业非线性影响。理论模型说明,在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其对制造业就业的替代将促进劳动力向服务业的流动;当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较大突破导致制造业生产率有巨大提升时,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效应会大于技术替代效应,劳动力回流入制造业。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的劳动力占比,但其生产率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抑制作用。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不足0. 0282时,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提升1%将减少制造业就业占比0. 124%;反之,当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超过门限值时,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提升1%将增加制造业就业占比0. 179%。研究结论的重要启示在于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挤出效应会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发生反转,促进制造业劳动力回流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J].
杜传忠 ;
许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 (13) :55-60
[2]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雇佣规模调整 [J].
巫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6) :160-168
[3]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魏燕 ;
龚新蜀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4) :19-27
[5]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叶仁荪 ;
王光栋 ;
王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137-147
[6]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7]   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 [J].
齐建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2) :24-29
[8]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probable job destructions in Japan: an evaluation[J] . Benjamin David.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 . 2017
[9]   The Growth of Low-Skill Service Job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 [J].
Autor, David H. ;
Dorn, David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 (05) :1553-1597
[10]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Workshop[J] . Finlayson,Mark A,Richards,Whitman,Winston,Patrick H.AI Magazine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