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产业、多循环”: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创新机制探索

被引:8
作者
侯一蕾 [1 ]
赵正 [2 ]
温亚利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微产业、多循环”; 产业扶贫;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21.03.01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文章在论述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提出"微产业、多循环"的产业发展创新机制及其对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作用机理和实践模式;以陕西省南部的龙村为例,探讨"微产业、多循环"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存在问题有政策目标不一致导致产业政策衔接不顺、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差异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等。因此,应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减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排斥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元化主体合作的产业发展模式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付寿康 ;
李忠斌 .
改革与战略, 2020, 36 (07) :102-110
[2]   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 [J].
刘明月 ;
汪三贵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57 (04) :137-144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J].
陈明星 .
贵州社会科学, 2020, (05) :149-155
[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 [J].
汪三贵 ;
冯紫曦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5) :8-14+154
[5]   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J].
左停 ;
刘文婧 ;
李博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5) :21-28+165
[6]   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生计策略和收入的影响——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 [J].
胡晗 ;
司亚飞 ;
王立剑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1) :78-89
[7]   21世纪以来中国产业扶贫研究脉络与主题谱系 [J].
王春萍 ;
郑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6) :145-154
[8]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9-16
[9]   山区产业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来自四川省平武县的调查 [J].
陈希勇 .
农村经济, 2016, (05) :87-90
[10]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 [J].
胡振光 ;
向德平 .
学习与实践, 2014, (04) :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