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消费者保护的范式转换及制度构建

被引:5
作者
张艳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现金贷消费者; 保护逻辑; 负责任贷款; 负责任借款; 消费者私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现金贷是面向低收入中青年长尾人群的短期高息小额贷款。以信息义务和消费者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赋权模式已难满足现金贷消费者的受保护需求是当下我国现金贷消费者保护模式由赋权模式向法律父爱主义模式转换的主因。受保护需求一为矫正认知偏差、限制不负责任的借款行为,二为规范贷款人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其保护逻辑为在负责任贷款和负责任借款理念的指导下,在监管法与消费者私法的互补中,在短期内通过父爱主义手段,在中长期通过行为义务和现金贷产品供给侧改革为消费者提供实质平等的缔约条件。在此保护范式转换之背景下,应通过结果规制、行为规制、产品规制和私法规制构建起规范的现金贷消费者保护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民法典编纂与消费者保护——以德国债法改革为参照 [J].
苏号朋 .
法学杂志, 2015, 36 (10) :41-52
[3]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论纲[J]. 冯果.经济法研究. 2014(02)
[4]   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 [J].
谢鸿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98-116+206
[5]   消费者何以有撤回权 [J].
孙良国 .
当代法学, 2011, 25 (06) :105-112
[6]   我国合同法上附随义务之正本清源——以德国法上的保护义务为参照 [J].
迟颖 .
政治与法律, 2011, (07) :128-139
[7]   消费者撤回权的正当性基础 [J].
王洪亮 .
法学, 2010, (12) :96-107
[8]   关于民法、商法、经济法定位与功能的研究方法 [J].
王保树 .
现代法学, 2008, (03) :3-11
[9]   解决贫困农户贷款短缺和还贷率低的尝试——GB模式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J].
杜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2) :71-75
[10]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杜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1994, (02)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