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被引:43
作者
何仁伟 [1 ,2 ,3 ]
刘邵权 [1 ]
刘运伟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毕节地区;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承载力;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11.006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对中国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反馈关系进行分析,选取贵州省毕节地区做为研究对象,建立毕节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动态模拟和综合调试,生成5种有效方案:传统发展型方案(方案1)、节水发展型方案(方案2)、开源与环保发展型方案(方案3)、GDP快速增长型方案(方案4)和协调发展型方案(方案5)。综合分析得出方案5是调控优化方案。对方案5对应的SD模型发展趋势做分析,为毕节地区及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6 / 13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 [J].
段春青 ;
刘昌明 ;
陈晓楠 ;
柳文华 ;
郑红星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82-90
[2]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贵州省清镇市为例 [J].
罗为群 ;
蒋忠诚 ;
曹建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1) :27-30+60
[3]   中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春旱特征分析 [J].
袁淑杰 ;
缪启龙 ;
谷晓平 ;
邱新法 ;
周涛 ;
康为民 .
地理科学, 2007, (06) :796-800
[4]   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 [J].
李同升 ;
徐冬平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51-5556
[5]   西南喀斯特山区三水转化与水资源过程及合理利用 [J].
王腊春 ;
史运良 .
地理科学, 2006, (02) :2173-2178
[6]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宏观多目标情景分析与评价 [J].
朱一中 ;
夏军 ;
王纲胜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03-106
[7]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 [J].
薛小杰 ;
惠泱河 ;
黄强 ;
蒋晓辉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6) :135-139
[8]   区域水资源适度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研究 [J].
阮本青 ;
沈晋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3)
[9]   西南岩溶区岩溶基本特征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综述 [J].
吴应科 ;
毕于远 ;
郭纯青 .
中国岩溶, 1998, (02) :52-61
[10]   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J].
翁文斌,蔡喜明,史慧斌,王浩 .
水利学报, 1995, (02)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