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原在防治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被引:26
作者
苏大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天然草原; 黄河;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水土保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天然草原是黄河上中游流域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长期以来 ,天然草原因疏于管理与保护而被不断开垦 ,加之掠夺式放牧利用 ,导致生产力严重下降 ,土壤侵蚀和荒漠化面积逐渐扩大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业已成为华夏心腹之患。天然草原是黄河上中游地带性植被 ,经过长期的演化和演替 ,而适应当地干旱与高寒的严酷生境 ,对于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改良与提高天然草原的植被盖度 ,维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的生态环境 ,实施可持续利用的建设措施 ,已成为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流域生态环境 ,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草地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及洪水灾害的重要举措 [J].
苏大学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 (02) :124-126
[2]   姜春云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 [J].
姜春云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7, (04) :5-8
[3]   青海黑土滩草地成因及治理途径 [J].
李希来,黄葆宁 .
中国草地, 1995, (04) :64-67+51
[4]   黄河流域四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经济效益评价──从“人均纯收入”看小流域治理与奔小康 [J].
李鸣 .
水土保持通报, 1994, (06) :9-15
[5]   80年代黄河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研究 [J].
高博文 ;
刘万铨 ;
张大全 ;
刘铁辉 .
中国水土保持, 1994, (05) :8-11+61
[6]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M].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刘江主编, 1999
[7]  
中国草地资源[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 1996
[8]  
1:500000黄土高原地区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和系列制图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1:500000黄土高原地区资源与环境遥感系列图编委会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