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被引:33
作者
鲁保林 [1 ]
王朝科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国民经济循环; 新发展格局; 政治经济学;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1.01.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建立一个有张力、有弹性、开放包容、自主可控的循环体系:纵向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横向上,各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分工有序、彼此支撑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空间联系,总体上使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成为一个纵向通畅、横向协调、纵横匹配的立体结构。当前,要围绕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生产力空间布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疏通国民经济各环节、各行业、各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堵点淤点,使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循环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从而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 [J].
陈昌盛 ;
许伟 ;
兰宗敏 ;
江宇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1-14+40+15
[2]   贸易平衡、财政赤字与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J].
贾根良 .
财经问题研究, 2020, (08) :3-11
[3]   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 [J].
谢富胜 ;
高岭 ;
谢佩瑜 .
管理世界, 2019, 35 (11) :89-101+118
[5]   大国发展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J].
欧阳峣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 47 (06) :40-46
[6]   全球生产网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谢富胜 ;
黄盛 .
教学与研究, 2015, (08) :49-58
[7]   马克思的价值链分工思想与我国国家价值链的构建 [J].
崔向阳 ;
崇燕 .
经济学家, 2014, (12) :5-13
[8]   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 [J].
朱安东 ;
大卫·科茨 ;
周亚霆 .
国外理论动态, 2012, (03) :68-80
[9]   三角循环和两极 [J].
刘鹤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01) :2-4
[10]   关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几个问题 [J].
刘国光 ;
沈立人 .
经济研究, 1981, (1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