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冲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

被引:12
作者
白如山 [1 ]
王晓文 [2 ]
机构
[1]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跨界区域; 品牌共享型旅游地; 冲突; 治理; 福建土楼;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12.04.009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运用利益主体理论(stakeholder)及协同共生理论(symbiosis)的分析方法,以"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为典型案例,探究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核心利益主体冲突格局、机理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表明:"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跨界冲突格局表现为横向层面的品牌共生体的冲突和纵向层面的利益共生体的冲突,其背后深层次的冲突机理主要在于行政分割运作、地方利益导向等因素导致跨县市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内部强弱势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失衡引起纵向层面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针对利益主体的冲突博弈问题建立了多维度的跨界治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 [J].
杨效忠 ;
张捷 ;
乌铁红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78-988
[2]   跨多行政管辖区的“福建土楼”旅游开发战略与治理模式探析 [J].
李建中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4) :138-140
[3]  
土楼抢夺战 世遗成了“祸根”?[J]. 陈晓舒,刘震.中国新闻周刊. 2009(13)
[4]   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的分类及其开发研究——兼论福建省南靖县土楼旅游区的开发 [J].
陈曦 ;
陈钢华 ;
黄远水 .
旅游论坛, 2009, 2 (01) :51-55
[5]   跨界旅游区发展困境与旅游规划 [J].
杨效忠 ;
陈东 .
旅游学刊, 2008, (09) :8-9
[6]   边界旅游中的跨界组织间合作行为研究 [J].
郭舒 ;
丁培毅 ;
曹宁 .
旅游学刊, 2008, (07) :62-66
[7]   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 [J].
王维艳 ;
林锦屏 ;
沈琼 .
地理研究, 2007, (04) :673-684
[8]   试论行政区边界共生旅游资源的整合 [J].
吴国清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95-101
[9]   旅游开发中的“边界共生”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 [J].
王凯 .
开发研究, 2004, (01) :42-44
[10]   旅游资源与行政区域的地缘关系及其影响 [J].
胡丽芳 .
社会科学家, 2003, (05)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