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时的东亚大气环流特征

被引:91
作者
张庆云
陶诗言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大气环流; 夏季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AR/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探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时东亚热带季风、梅雨锋及中高纬环流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异常偏南或脊点异常偏西时 ,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弱 ,85 0hPa矢量风距平场上东亚热带地区出现反气旋性环流 ,副热带地区呈气旋性环流 ,5 0 0hPa垂直速度距平场上东亚热带地区上升运动减弱 ,梅雨锋区上升运动加强 ,5 0 0hPa高度上东亚高纬鄂霍次克海区域出现阻塞高压 ,高纬冷空气直达中纬度 ,梅雨锋扰动加强 ,造成江淮流域汛期降水偏多。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异常偏北或脊点异常偏东时 ,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强 ,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活动出现了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异常型 ,江淮流域汛期降水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异常的研究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9, (05) :539-548
[2]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II:陆面感热与东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刘辉 ;
刘平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9, (04) :385-396
[3]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4]   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与中国东部汛期降水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S1) :17+19+21+23+18+20+22-17+19+21+23+18+20+22
[5]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8, (02) :72-84
[6]   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诊断研究 [J].
喻世华,杨维武 .
热带气象学报, 1995, (03) :214-222
[7]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大气科学, 1994, (04) :456-465
[8]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振荡 [J].
毕慕莹 .
气象学报, 1989, (04) :467-474
[9]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季节变化的实况分析和理论模拟 [J].
董步文 ;
丑纪范 .
气象学报, 1988, (03) :361-364
[10]   北半球夏季全球热带和副热带200hPa平均辐散环流的研究 [J].
丁一汇 ;
赵深铭 ;
张键 .
气象学报, 1987, (01) :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