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竞争关系的批判与重构——以立法目的、商业道德与竞争关系之间的体系性理解为视角

被引:33
作者
吴伟光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商业道德; 对向竞争关系; 直接竞争关系; 间接竞争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所涉及的商品是否具有相同性、可代替性或者相似性将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分为直接竞争关系和间接竞争关系的做法没有实际意义,不能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竞争行为的本质是针对交易能力的竞争,经营者本身便是竞争者。根据经营者对交易能力的不同竞争方式,《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竞争关系可以重新分为三种类型: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对向竞争关系、具体经营者之间的直接竞争关系和经营者之间的间接竞争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法益在这三种类型竞争关系中分别是消费者利益、具体经营者利益和公平竞争秩序。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中的商业道德放在这三种类型的竞争关系中来理解和实施,并分别结合上述立法所保护的三种法益,既能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中的商业道德的司法功能又能防止其被滥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网络交易平台上的知识产权恶意投诉及其应对 [J].
杜颖 .
知识产权, 2017, (09) :37-43
[2]   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发展实证分析 [J].
张钦坤 .
电子知识产权, 2014, (10) :26-37
[3]   关于竞争行为正当性评判泛道德化之反思 [J].
蒋舸 .
现代法学, 2013, 35 (06) :85-95
[4]  
代码2.0[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劳伦斯·莱斯格, 2019
[5]  
远方的陌生人[M]. 商务印书馆 , 詹姆斯·弗农, 20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王瑞贺, 2017
[7]  
全球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引[M]. 法律出版社 , 博维希, 2015
[8]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创新性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孔祥俊, 2014
[9]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韦伯 (Weber, 2012
[10]  
著作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M.雷炳德(ManfredRehbinder)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