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

被引:109
作者
梁发超
刘黎明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地形因子; 地形位指数; 浏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应用TM遥感影像数据及DEM数据,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地梯度和地形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揭示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模式及其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较低的地形梯度上,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逐渐趋向于0,以上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高等级高程、较高坡度和较高等级地形位上,而未利用地分布区域却相反;对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表明,地形位综合了高程和坡度的信息,能更方便地反映土地利用类型随地形变化的分布趋势;而地形位指数则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138 / 21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J].
杨昕 ;
汤国安 ;
刘学军 ;
李发源 ;
祝士杰 .
地理学报, 2009, 64 (09) :1058-1070
[2]   基于DEM的浏阳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J].
代冬梅 ;
吴国平 ;
司惠超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3) :1231-1234
[3]   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 [J].
陈利顶 ;
杨爽 ;
冯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225-1234+1481
[4]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J].
毛蒋兴 ;
李志刚 ;
闫小培 ;
周素红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8, (02) :71-76
[5]   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J].
赵东娟 ;
齐伟 ;
赵胜亭 ;
曲衍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2) :101-106
[6]   基于DEM的醴陵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J].
崔卫国 ;
文倩 ;
刘艳艳 ;
吴大放 ;
杨君 .
资源科学, 2008, (02) :228-234
[7]   粤北山区地形因素对耕地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J].
韦乐章 ;
邓南荣 ;
吴志峰 ;
高杨 ;
柴敏 .
山地学报, 2008, (01) :76-83
[8]   基于DEM的龙口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 [J].
邹敏 ;
吴泉源 ;
逄杰武 .
测绘科学, 2007, (06) :173-175+93+210
[9]   基于地形位的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变化 [J].
饶卫民 ;
章家恩 ;
肖红生 ;
周庆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67-70
[10]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