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

被引:58
作者
马克昌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共同犯罪; 片面共犯; 教唆犯;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04.01.002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一、关于片面共犯,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之争;肯定说中,对肯定的范围,意见也不一致,比较起来,以片面有形帮助犯说为可取。二、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意见也有分歧。笔者认为,宜分为两类:即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不过第一类中只有教唆犯是法定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三、教唆犯是否具独立性和从属性的两重性,亦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笔者主张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论述教唆犯的性质,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确实具有两重性,但独立性是主要的。据此,对反对意见逐一予以适当的回答。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34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 [J].
李敏 .
政法论坛, 1986, (03) :40-45
[2]   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1986, (03) :42-44
[3]   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J].
余淦才 .
安徽大学学报, 1983, (02) :62-66+61
[4]   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 [J].
伍柳村 .
法学研究, 1982, (01) :17-18
[5]  
中华刑法论.[M].王觐著;姚建龙勘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6]  
刑法总论.[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
[7]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8]  
刑法的基本立场.[M].张明楷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9]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0]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