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孝”文化传承路径探讨——基于黑龙江省N市T村孝文化传承调查

被引:10
作者
任超 [1 ]
朱启臻 [2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
[2]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3]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变化的乡村社区; 孝文化传承; 日常生活; 村落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9 [家庭、婚姻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孝"文化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其巨大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衰减,承载孝文化的载体却可能在其间丧失,以致影响孝文化的传承。通过农村社区日常生活的环境视角发现,孝文化的物质载体较于传统物质载体发生一定变化,但孝文化以顽强的遗传力寻找到了新的载体,如家堂代替了家谱,上坟替代了祠堂和宗庙。从精神层面上看,孝意识通过文艺活动、祝寿、婚礼和葬礼等形式留存于日常习惯。即使如此人们也应该看到:孝文化的传承是有条件的,村落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氛围是重要的孝文化传承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消失,孝文化的传承将面临丧失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 [J].
孙白露 ;
朱启臻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1) :54-58
[2]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 [J].
安云凤 .
齐鲁学刊, 2009, (05) :73-78
[3]   试论贤孝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 [J].
周亮 .
科学·经济·社会, 2009, 27 (02) :20-23
[4]   传统福州山区村落尊老文化述论——兼析尊老文化嬗变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J].
吴碧英 .
福州党校学报, 2008, (01) :76-80
[5]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 [J].
陈柏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06-113
[7]   孝道新解 [J].
骆承烈 .
齐鲁学刊, 1993, (01) :110-114
[8]  
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M].冯尔康; 著.商务印书馆.2012,
[9]  
互动仪式链.[M].(美) 柯林斯 (Collins;R.) ; 著.商务印书馆.2011,
[10]  
文化与日常生活.[M].(英) 英格利斯;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