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4 条
社会信用、刚兑信仰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被引:34
作者:
张牧扬
[1
]
潘妍
[2
]
余泳泽
[3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社会信用;
政府信用;
债务规模;
融资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20203 ;
摘要: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信用下滑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提高和融资成本上升。(2)社会信用通过影响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和政府债务需求进而影响隐性债务规模与融资成本,但上述机制在有无“刚兑信仰”情境下存在差异。(3)对比新《预算法》和“43号文”出台前后社会信用对隐性债务影响的异质性发现,债务管制显著提高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程度。虽然政策前期金融市场更多呈现出一种观望态度,但违约事件打破了金融市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刚兑信仰”,隐性债务发行受到的市场约束力度显著增强。本文对更好地认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理解当前债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未来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