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的边缘赶超战略

被引:30
作者
罗珉 [1 ]
马柯航 [1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创新; 先动优势; 后发优势; 互补性资产; 边缘赶超战略;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12.010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随着竞争基础的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不再奏效,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本文在对后发企业及其后发企业边缘赶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后发企业具体的边缘赶超策略。本文认为,互补性资产是构成后发企业边缘赶超的关键要素。产业脉动速度的加快效应、竞争关键点的不断转移、迂回生产链条的加长、供给面的技术能力和需求面的市场能力的交互效应为后发企业边缘赶超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后发企业应当抓住政府的保护机制所创造的时间与机遇,有效突破产业进入障碍,善用外部资源,尽可能地进行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之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本文强调,后发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不仅考虑价值的独享性,更应关注价值的创造。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 [J].
周江华 ;
仝允桓 ;
李纪珍 .
管理世界, 2012, (02) :112-130
[2]   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基于比亚迪、联发科、华为、振华重工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 [J].
朱瑞博 ;
刘志阳 ;
刘芸 .
管理世界, 2011, (07) :69-97+188
[3]   中国制造的秘密:创新+互补性资产 [J].
罗珉 ;
赵红梅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46-56
[4]   Is the first to market the first to fail? Empirical evidence for industrial goods businesses [J].
Robinson, WT ;
Min, S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2, 39 (01) :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