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化对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及降水的月平均影响

被引:34
作者
苗世光 [1 ]
CHEN Fei [2 ]
李青春 [1 ]
范水勇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化; 大气边界层结构; 降水; 月平均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克服针对一次或几次天气过程研究城市化对边界层结构及降水影响的局限性,尝试研究北京城市化对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及降水的月平均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2006年8月份的主要天气过程,分析了气象站观测的10 m高度风速、2 m高度气温、2 m高度比湿和24 h降水的月平均分布特征,然后利用WRF/Noah/UCM模拟系统,进行了该月30个个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及检验分析,并通过多组不同城市化情景的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了城市化对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及降水的月平均影响.研究表明:本文所用对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月平均的方法可以较合理地模拟出城市化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及降水的影响,并再现观测到的各站风频差异.8月份,北京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高度白天约为800 m,近地面气温升高1℃以上;夜间约为200 m,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达到最大(1.4℃以上).白天,城市化使城市及下风向的一些区域风速略有减小;夜间,城市及周边区域200 m以下风速明显减小,且在100 m左右高度处风速减小最明显,减小达0.8 m/s以上.城市化白天使700 m以下比湿减小,近地面处减小达1.2g/kg以上,夜间使近地面空气比湿略有减小.城市化对城市区域平均降水量的影响随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同.初步模拟分析表明,北京城市化已使上风向区域以及城区三环以内降水量减少,海淀和昌平降水明显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580 / 159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全球定位系统的可降水量资料在北京地区快速更新循环系统中的同化试验 [J].
陈敏 ;
范水勇 ;
仲跻芹 ;
楚艳丽 ;
郑祚芳 ;
张朝林 ;
王迎春 .
气象学报, 2010, 68 (04) :450-463
[2]  
Build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Wind in Beijing[J]. 苗世光,李萍阳,王晓云.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6)
[3]   高分辨率WRF三维变分同化在北京地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J].
范水勇 ;
郭永润 ;
陈敏 ;
仲跻芹 ;
楚艳丽 ;
王薇 ;
黄向宇 ;
王迎春 ;
郭英华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181-1188
[4]   城市冠层结构热力效应对城市热岛形成及强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周荣卫 ;
蒋维楣 ;
何晓凤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3) :715-726
[5]   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J].
张朝林 ;
苗世光 ;
李青春 ;
CHEN Fei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5) :1373-1382
[6]   多尺度城市边界层数值模式系统 [J].
蒋维楣 ;
王咏薇 ;
刘罡 ;
刘红年 ;
周荣卫 ;
欧阳琰 ;
王学远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21-237
[7]   人为热源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何晓凤 ;
蒋维楣 ;
陈燕 ;
刘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74-82
[8]   北京地区夏季城市气候趋势和环境效应的分析研究 [J].
刘熙明 ;
胡非 ;
李磊 ;
王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689-697
[9]   近10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变化及环境效应的分析研究 [J].
王郁 ;
胡非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61-68
[10]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J].
季崇萍 ;
刘伟东 ;
轩春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