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规模效应吗?——基于产业分类、政策和产权层面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任保全 [1 ]
王亮亮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模效应; 产业分类; 政策支持; 产权性质;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4.03.005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特征和战略性产业特征,并且面临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问题,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具有规模效应,成为该产业能否由幼稚期和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并最终成长为支柱性产业的关键。本文利用A股市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产业整体、产业分类、政策支持和产权性质的层面分别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呈现显著的规模效应,但是基于七大产业的研究揭示出,部分产业规模效应不显著,甚至呈现规模不经济;政策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应的作用是显著的;在产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规模效应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规模效应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90 +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了吗?——基于对167个细分产业的考察 [J].
赵晓霞 .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3, 27 (01) :85-90
[2]   企业规模、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对比的研究 [J].
凌江怀 ;
胡雯蓉 .
财贸经济, 2012, (12) :71-77
[3]   产业集聚与产业创新效率:金融市场的联结和推动——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为例 [J].
张长征 ;
黄德春 ;
马昭洁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6) :17-25
[4]   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角色和作用 [J].
吴金希 ;
李宪振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08) :117-122
[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 [J].
刘志彪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3) :9-17
[6]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J].
李姝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2) :50-55
[7]   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J].
汪素芹 ;
贾志娟 ;
曹玉书 .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2, (01) :86-96
[8]   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国家政治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 [J].
陈洪涛 ;
陈劲 ;
施放 ;
郑胜华 .
科研管理, 2009, 30 (03) :1-8
[9]   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J].
沈志渔 ;
刘兴国 ;
周小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141-149
[10]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 [J].
刘志彪 ;
张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