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12例急性基底动脉梗塞的临床报告

被引:3
作者
王玉凯
罗绍辉
章成国
邓其峻
孙炽津
张虹桥
黄才东
李国德
邵燕
机构
[1]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神经介入诊疗中心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内溶栓; 双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的临床疗效和方法。方法12例临床确诊病人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后,在微导丝导引下,将2.7F微导管送至血栓部位,并穿透血栓,总量50~100万U尿激酶分次在血栓的远端和近端注射进行双向溶栓。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14 d和术后28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应用简明统计10.1软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应用Dunnett t(tD)检验对溶栓后各时间组评分和溶栓前评分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分析各时间点NIHSS评分结果发现,术后14 d和28 d组与术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术后1 d组和术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向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48 / 8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凌锋;缪中荣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介入神经放射学.[M].凌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研究 [J].
钟剑萍 ;
欧阳同伟 ;
刘健 ;
梁国新 ;
李艳 ;
卢莘生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02) :121-123